據新華社電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審議通過《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草案)》,推動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
  國務院部署十大舉措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貨幣信貸總量不小,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不易、成本較高的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不僅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宏觀調控效果,也帶來金融風險隱患。有效緩解這一問題,既可為企業“輸氧供血”,促進當前穩增長,又能形成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使經濟固本培元、行穩致遠。要按照定向調控要求,多措並舉、標本兼治,推動結構性改革和調整,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金融服務和監管,為做強實體經濟、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
  會議確定了十大舉措(具體見製圖),以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難題。會議要求各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實施配套辦法,定期督促檢查,引入第三方評估,確保政策落實、見到實效。
  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通過企業信息公示條例
  會議審議通過《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草案)》,建立了反映企業基本經營狀況的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並要求即時公佈股東出資、股權變更等信用信息,有關部門要對公示信息進行抽查。設立經營異常企業名錄和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制度,對不按時公示或隱瞞情況、弄虛作假的企業採取信用約束措施,在政府採購、國有土地出讓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建立部門間互聯共享信息平臺,運用大數據等手段提升監管水平。對不守法、不誠信行為“廣而告之”,讓違法企業一處違規、處處受限;為誠實守信的企業樹“金字招牌”,讓誠信企業不斷增多壯大。
  國務院部署十大舉措
  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
  1 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信貸總量合理增長,著力調整結構,優化信貸投向。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力度,提高金融服務小微企業、“三農”和支持服務業、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及重大民生工程的能力。
  2 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的不合理上升,遏制變相高息攬儲,維護良好的金融市場秩序。
  3 縮短企業融資鏈條,清理不必要的環節,整治層層加價行為。理財產品資金運用原則上應與實體經濟直接對接。
  4 清理整頓不合理收費,對直接與貸款掛鉤、沒有實質服務內容的收費,一律取消。規範擔保、評估、登記等收費。嚴禁“以貸轉存”、“存貸掛鉤”等行為。
  5 優化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管理,採取續貸提前審批、設立循環貸款等方式,提高貸款審批發放效率。對小微企業貸款實行差別化監管要求。
  6 積極穩妥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特色中小金融機構,加快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促進市場競爭,增加金融供給。
  7 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微企業依托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開展融資,擴大中小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及規模。
  8 完善商業銀行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商業銀行糾正單純追逐利潤、攀比擴大資產規模的行為。
  9 大力發展支持小微企業等獲得信貸服務的保險產品,開展“保險+信貸”合作。積極發展政府支持的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擔保業務規模。
  10 有序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自律機製作用,增強財務硬約束,提高自主定價能力。綜合考慮我國宏微觀經濟金融形勢,完善市場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
  解讀
  金融與實體良性互動 經濟才能續寫提質增效第二季
  據新華社電 上半年中國經濟金融數據公佈沒多久,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部署多措並舉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上半年雖然宏觀數據企穩,但微觀情況不樂觀。一頭是出廠價格連續28個月為負;一頭是融資成本高,實體經濟兩頭受壓,困難大,動力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
  “融資難融資貴,最難在小微企業和‘三農’。要結合貨幣政策工具創新,用好再貸款等新工具,定向調控精準發力,加大對小微和‘三農’的支持力度。”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當前貨幣政策不宜搞總量擴張,但隨著外匯占款急劇減少,貨幣政策實施工具發生重大變化,加大對特定領域再貸款有助於支持經濟薄弱環節。
  環節過多、鏈條過長是推高融資成本的重要原因。會議要求,縮短企業融資鏈條,清理不必要的環節,整治層層加價行為。
  “金融機構以錢炒錢、過度自我循環的現象是不正常的。”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建議,金融機構應縮短經營環節,把吸納的資金不經過那麼多彎彎繞,直接投到企業中去;希望監管部門突破分業監管藩籬,儘量讓金融機構資金直通企業。
  部分理財產品畸形發展,也是抬高企業融資成本的推手。郭田勇表示,一些銀行、信托、私募基金、第三方理財機構等,給客戶很高收益率承諾,並通過剛性兌付吸引了巨大的資金,推高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要讓投資者明白有風險不能貿然投資,金融機構也要實事求是地根據資金回報情況給投資者收益,擠出虛高收益率中的水分,把資金真正投向實體經濟,從而降低融資成本,減少金融風險。”郭田勇說。
  緩解融資貴,根本出路在改革。一方面,金融改革要深化,以充分競爭最終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相關配套改革比如國有企業改革等要同時推進,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連平指出,不能一味要求大銀行全去服務小微企業,大銀行有自己的經營模式和服務對象。真正解決問題,要靠大量發展中小銀行去服務小微企業。要加快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的進度。
  “要突破傳統思維,解決融資貴不能光靠間接融資,還要發展直接融資。”王軍說,現在我國間接融資比重太高,企業負擔過重,要發展債券、股票市場,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完善和發展。
  進入成長新關鍵階段的中國實體經濟之“木”,亟待金融之“水”的悉心澆灌。唯有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中國經濟才有可能續寫提質增效的“第二季”。
  更加重視事後監管 讓信用夯實市場經濟體系“基礎樁”
  據新華社電 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草案)》,讓信用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基礎樁”。專家表示,這一條例創新了政府監管模式,更加重視事後監管,將更能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在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社會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企業的誠信問題。”他認為,如何提高企業的自我約束力,提高誠信力,不僅關係到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而且關係到消費者權益的維護等。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說:“企業信息公示制度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基礎工程,勢在必行。核心在於提高政府監管效率,抓住維護市場交易安全的‘牛鼻子’,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他表示,此前一些部門抱著審批權不放,現在實行“寬進嚴管”,政府職能更多體現在事中事後的監管上。同時,對企業的失信違法行為納入公示體系,尤其對於連續違法的企業,其信用體系就會有“污點”,相關部門可以對其進行重點監管,有助提高政府的監管效率。
  劉俊海表示,與保護債權人的其他措施相比,企業信息公示是一種成本低、效果好的方式,可以真正實現“讓誠信企業脫穎而出、失信企業寸步難行”。這個制度一方面可以事先預防企業失信,倒逼企業誠實守信、慎獨自律;另一方面,如果企業出現不誠信行為,其他企業就可以選擇不與其開展交易,必須進行交易的,也可以索要相應的抵押、質押等擔保,提高失信企業的違約成本。
  會議還提出,要建立部門間互聯共享信息平臺,運用大數據等手段提升監管水平。汪玉凱說,相關部門一方面要轉變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善於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構建多部門共享的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對少數蓄意違規的企業及不良行為及時曝光,進行嚴厲處罰,真正樹立監管權威,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專家認為,當前我國工商、央行、海關等部門都擁有自己的數據庫平臺,但存在分散化、標準混亂、效果不佳等問題。建議以此次推進企業信息公示制度為契機,建成一個全國統一的跨地域、跨部門、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公司信用信息數據庫。  (原標題:提振實體經濟 “國十條”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q26gqnfc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